鲈鱼
日期:2020-1-7 10:47:02 浏览次数:500 来源:本站 作者:管理员
鲈鱼(Lateolabrax japonicus),又称花鲈、寨花、鲈板、四肋鱼等,俗称鲈鲛,与黄河鲤鱼、鳜鱼及黑龙江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“中国四大淡水名鱼”。我国的鲈鱼品种以松江鲈为主,又名四腮鲈鱼,也称虎头鱼。
鲈鱼,体长侧扁,下颌长于上颌,肉坚实呈蒜瓣状,鱼鳔可制鱼肚,常清蒸食用。
鲈鱼肉质洁白肥嫩,细刺少、无腥味,味极鲜美,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,可入药,是一种极其珍贵的补品。
一般体长30-40cm,体重400-1000g,已成为名贵经济鱼类之一,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。
食用价值
历代本草多记载:鲈鱼对人体有良好的滋补作用,有补五脏、益肝脾、健胃、主安胎、治水气及强筋骨等功效。农业部在2004年发布相关行业标准中将鲈鱼列为无公害食品。在对鲈鱼的(n-6)/(n-3)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之后,英国卫生部门也将鲈鱼列入了无公害食品。鲈鱼功效:健脾、补气、益肾及安胎。宜食:适宜贫血头晕、妇女妊娠水肿和胎动不安者食用。鲈鱼还具有补肝肾、益脾胃以及化痰止咳之功效,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。据分析,鲈鱼自身含蛋白质、脂肪、钙、磷、铁、铜、VA、VB1、VB2和烟酸等成分。
食用鲈鱼可补脑,尤其对儿童成长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帮助;另外,由于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,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。有研究表明,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、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。研究者还发现,食用鲈鱼不仅有利于伤口愈合,还对脾胃虚弱、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、脾虚水肿、肝肾不足、筋骨不健、胎动不安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。
相关标签
相关产品